农村有很多无儿无女也无人照顾的人,通常他们都会由政府供养,这类人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五保户”,因为没有亲人所以他们的遗产和遗嘱问题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一旦出了问题就给置身其中的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突然找上门的亲戚

在2011年的1月份,江苏省吴江市王焰村里的夏炳根老人遭遇了一场车祸不幸去世了,可是在这之后没多久,老人所在的村子里就隐隐约约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有人说在这起车祸之后,肇事司机赔了整整28万,可是这么大一笔钱竟然全被王焰村的村委会给强占了!还有人亲眼看到夏炳根的亲戚把村委会给堵了。

按照知情人的描述,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早上,王焰村的村委会门口一下来了一大帮人,这些人指名道姓要找王焰村的村主任曹光团

事后据曹光团说那天来的一帮人当中有两个打头的,他们一个叫徐海观,另一个叫罗菊良,他们还都自称是夏炳根的外甥。这些人一上来就和村干部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从两边的争吵当中,一些围观的人大致也听出了一些名堂。

那位罗菊良的母亲似乎是夏炳根的亲姐姐,他听说夏炳根死了之后对方还赔了28万,这钱就在村委会手里,于是罗菊良就代表他的母亲上门来要钱了。

既然对方的亲戚都已经找上门了,那就赶紧把事情弄清楚,如果钱确实是属于他们的那就赶紧把钱还给对方,可事实上事情从这时候开始却变得让人捉摸不透起来了。

经历坎坷的特殊老人

面对找上门来的罗菊良和徐海观,村主任曹光团突然说出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他说据他所知夏炳根是一位孤寡老人根本就没有姐姐!此言一出,周围人顿时一片哗然。

曹光团说要是换一个他还真不一定敢说这句话,但是夏炳根不一样,他太特殊了,说起他的一些情况村里很多人都清楚。

夏炳根本来是个孤儿,一直在外飘荡,后来就被他的一个姨娘收养了过来。在姨娘家里夏炳根一直生活到十六七岁才搬出去,村里就帮他找了一个住处让他安顿下来,还给了他一块地让他种,但是即便是这样夏炳根还是生活得很坎坷

曹光团介绍说夏炳根还有口吃的毛病,也不太爱和别人交流。不过在生前有位叫梁经州的老邻居,他对夏炳根的情况比较熟悉,据说他曾经专门问过夏炳根家里的情况,但是夏炳根总是不说

梁经州说虽然他和夏炳根聊得不多,但是他也感觉得到夏炳根应该是没有亲人,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夏炳根的房门常年都是锁着的,几乎也不和别人来往,而且好多年他也没有看到有人过来看望过夏炳根。

一个口吃、语言能力差、又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确实很艰难,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任何亲人可以依靠。

动机不纯的亲戚

曹光团说在这种情况下村里很早就把他列为了帮扶对象,先是安排他在村办企业里看大门干一些轻松的工作,再后来村里就为他申请了五保户,他的吃穿住用都是村里掏钱,村里都可怜这位老人孤苦无依。

不过即使是这样,夏炳根一有时间还是会出去拾荒补贴家用。曹光团说夏炳根出事那天就是在拾荒的路上被车撞的,被撞之后甚至都没有人去警方那里认领遗体,还是警方凭借现场发现的一串钥匙才最终确认了老人的身份。

曹光团说从出事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如果夏炳根真的有亲人的话早就应该出现了,可是车祸发生之后一直是村委会出面配合警方调查,追究了肇事方的责任,就连老人的后事都是村委会帮忙料理的。

因此用曹光团的话说这些钱村委会拿了也是应该的,这也不叫强占,这叫合理取得。反过来说倒是那些上门来找麻烦的人动机不纯,村里照顾了夏炳根这么多年就没看到有这么多人来关心过他,一出事听说有钱拿就都冒了出来,这难道不是品格低下吗?

邻居的重要回忆

这样说起来的话村委会就高尚得多了,就算他们拿了钱也是应该的,倒是那两个自称是外甥的人出现的时机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心怀不轨,而且村主任曹光团说即使村委会取得了这笔赔偿金也没有拿去吃喝玩乐,而是用在了光明正大的地方。

应该说随着事情的深入很多人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转变,从一开始对村委会的质疑到后来逐渐理解并且接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28万就是老人的遗产,而村委会就是老人的继承人,拿走这些钱也是合情合理,至于那些突然出现的亲戚也没人知道他们的来路。

不过就在这个局面似乎越来越对村委会有利的时候,一桩谁都没有想到的变故突然发生了。之前提到的那位老邻居梁经州回忆起了一件事情,他说这几年中他见过有两个小伙子看望过夏炳根一回。

那会是这两个自称是夏炳根外甥的人吗?梁经州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他说自己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不过虽然不好确认来的人是谁,但是梁经州的这番话同样非同小可,这已经明确提出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村委会一直认定的孤寡老人夏炳根说不定是有亲戚的,找上门来的这些人也不一定就是冒充的。

老人的唯一亲属

如果说最后查出来这些人不是老人的亲属还好说,可要是万一最后发现这些人是真的,那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而且就在这个时候,罗菊良他们也开口了。

罗菊良说当初夏炳根家里一共有姐弟三个,还有两个姐姐正是他和徐海观的母亲,其中徐海观的母亲几年前去世了,但是他的母亲还健在,来之前他曾经专门打听过,他的母亲作为死者的姐姐是有资格继承遗产的。

可是村委会却说就算夏炳根有亲属,可是他们多年来对夏炳根不管不顾,一点抚养义务都没有尽到,连同这一次都是冲着钱来的,难道他们这样还有资格继承遗产吗?

但是有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没想到,法律当中并没有规定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彼此照顾,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抚养照顾过这个人,哪怕一天都没管过他,但是只要血缘上是兄弟姐妹就有资格继承对方的遗产。

可是如果像外人或者村委会这样的集体组织尽了赡养义务,他们到底能不能成为老人的继承人呢?

原来在法律中专门规定了这种情形,像夏炳根这样的五保户在被所在的村子确定为五保的时候,可以和对方签订一份抚养协议,如果有这份协议在的话,它的效力是高于法定继承的,要是没有协议的话那就只能由兄弟姐妹来继承了。

稳操胜券的外甥

面对这样的问题曹光团只能是摇头苦笑了,因为说实在的所有的五保户都是那种快要揭不开锅的人群,要依靠集体的帮助才能维持生计,谁能想得到他们还会有遗产呢?

所以在夏炳根没有签订任何协议的情况下,只要证明他还有兄弟姐妹,哪怕他们的关系再不好,也是有资格成为他的继承人的。至于村委会也有权要求从遗产当中扣除五保的费用,但也仅此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很显然曹光团一时半会儿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反观罗菊良和徐海观两人却大为振奋,现在只要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母亲的身份,那么夏炳根留下的28万就应该由他们来继承。

这个时候局面对于罗菊良和徐海观十分有利,大概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一个月之后他们干脆以罗菊良母亲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村委会交出赔偿金。

一时间这起官司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实这个时候的局面前面已经分析过,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证明亲属关系,如果罗菊良能够证明他母亲确实是夏炳根的亲姐姐,那么村委会这些年来即使做得再多也只能成为道德上的先锋

徐海观和罗菊良在当地派出所倒是找到了夏炳根的户口资料,可是在这张纸上却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在亲人的那一栏里什么都没有写

无法证明的身份

这回问题就大了,据当地的工作人员说夏炳根出生在1943年,但是在1949年以前的户口资料就算派出所里也没有,所以无从查起

这个时候有人倒是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去档案馆里碰碰运气,罗菊良和徐海观也只能去了,可是忙活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都走到这一步了却找不到证据,此时的他们急得直挠头,眼看着法院开庭的时间就要到了,他们实在没办法,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让罗菊良的老母亲张阿林出面现身说法

当着大家的面老太太亲口证实夏炳根就是她的亲弟弟,这下罗菊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说虽然这些年他们和夏炳根没有走动,但是早年间还是有来往的

其实要是仔细追究起来张老太太的话还是不能算作证据,因为她本身就是当事人,自己给自己作证本来就说不通。

重要的知情人

这个时候王焰村的村主任曹光团突然说话了,他说他们也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据说这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曹光团说的这位知情人是一位叫刘复汉的老先生,前面也提到过夏炳根年轻的时候是被他的一个姨娘收养,而这个姨娘就是刘复汉的亲生母亲。

有这层关系在,刘复汉确实不是外人,因此说起夏炳根的情况他还真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据他所说夏炳根没有亲人。

刘复汉说张阿林老太太他也知道,不过她只是夏炳根的表姐,所以当曹光团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时候,他简直是义愤填膺,他说这些人的脸皮未免也太厚了,怎么能眼睁睁地说瞎话呢?

应该说随着刘复汉的出现,局面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这件事情经历的年代过于久远,而且无论刘复汉还是张阿林老太太都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谁都不能保证他们的记忆会不会出现一些偏差。

做不了的基因鉴定

况且只有口述又没有其他证据也无法确定两边的说法到底谁才是真的,那么还有别的办法判断张阿林和夏炳根的关系吗?这个时候曹光团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试试看,比如说DNA鉴定

这个办法看似出人意料,可是仔细想想也确实可行。原来在罗菊良和徐海观找上门来之后也引起了吴江警方的注意,为了谨慎起见,警方就暂时把夏炳根的遗体保存了起来,因此理论上说做DNA鉴定的条件完全具备

于是曹光团很快就向法院提出了这个建议,并且很快得到了认可,而对于这个建议罗菊良那边也表示没有异议。

可是一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之前还说没问题的罗菊良那边突然没了动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很多人都不理解,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罗菊良一方也不敢怠慢,赶紧就出来解释,他们说不是他们不敢做,而是他们做不了。

原来据罗菊良介绍说,张阿林老太太和夏炳根不是普通的姐弟,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他们的母亲是先有了张老太太,后来改嫁才有了夏炳根。

不是同父同母的姐弟DNA检测也测不精确,所以科学的手段也行不通,一时之间局面再次陷入胶着。

法院的处理结果

这个时候距离法庭开庭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了,罗菊良和徐海观似乎也越发地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在各个场合公开表态,说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作为亲人他们只是想要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比外甥们的引颈期待,村委会这边倒是平和多了,村主任曹光团说最初他们确实忿忿不平,觉得这些人没尽到义务却跑出来占便宜,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想通了,如果通过这场官司能够把事情说清楚,就算是帮老人找回了自己的亲属也是一桩好事。

在两边截然不同的心态之下,2011年6月30日,法院开庭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说实话这样一场官司放到任何一家法院都会觉得棘手,像这样的冲突说不清谁对谁错,想做出一个明确的判决实在是不容易

不过好在法院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调解,这本身也不是什么大矛盾,双方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为了能够让两边都能接受,不轻易伤害到某一方,法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法院的积极调解之下,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王焰村村委会一次性补偿给罗菊良等人七万五千块钱,而罗菊良则自行撤诉,这件事也就此打住。

五保老人的权益

虽然罗菊良他们的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平衡,但是他们毕竟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因此最终他们还是主动接受了这个结果。

而村委会做出了让步,也用了善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外甥,而最终的结果也让他们比较满意,毕竟他们对老人担负了那么多年的责任, 因此法院最终还是让他们保留了遗产的大部分,留下来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其实五保户的遗产和遗嘱问题比较冷门,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最好能够从法律上对这类特殊人群的权利和义务加以规范。

虽然亲属有权继承遗产,也确实是法律上的规定,但是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是一个最低的标准在人们的眼中其实更重视的是亲人之间的关怀和帮扶,是生前态度和生后态度的统一,谁都希望看到那些得到遗产的人不但合法,更是合情。

加客服微信:qsiq17,开通VIP下载权限!VIP全站资源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