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的那些鸡鸭情趣……
作者:李明华
我从小就喜欢养鸡喂鸭,在我10多岁的时候,舅舅从南京给我们带来了一只芦花鸡,一只大黄鸡。我和弟弟对于这两只鸡照顾得可好了。我们摘皮虫,抓蚂蚱等来喂它们。我弟弟没事就把鸡摆在肩膀头上,东走走,西逛逛,也挺好玩。这两只鸡也挺争气的,下蛋比较多,我们家吃蛋也就不成问题了。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咚咚哐,咚咚哐,里弄里的老大妈和老爷叔敲锣打鼓地宣传城市里不得养鸡喂鸭,我们只好准备把鸡宰杀了,因为我家是回民,我爸就带着我,拎着两只鸡到当时的上海药水弄清真寺去请阿匐宰杀,鸡吃掉了,我也就断了养鸡的念头。
1968年,我下乡来到了北大荒,也就是黑龙江垦区的牡丹江管理局857农场,在农场连队的家属区,各家各户都养鸡喂鸭,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勤快的公鸡便“喔喔喔”地叫喚起来,其他的鸡也跟着叫,白天,经常听到 go, go go go die.这是母鸡下完蛋了。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挺热闹的。
上世纪70年代的后期,我先后在青龙山农场和红卫农场工作和生活。我成家后,妻子的姐姐给了我们10多只鸡和鸡饲料,其中有一只是公鸡,其余的都是母鸡,有大黄鸡,小黄鸡,大白鸡,小白鸡,芦花鸡等等都是正宗的草鸡。每天,我都用土麦子玉米等喂它们。我还用砖头给他们盖了一间漂亮的鸡舍,这间鸡舍上下两层,下面是鸡窝,可以避风挡雨,御寒等,上面是让鸡下蛋的小间,每个小间都放了一枚引蛋,也就是把蛋液掏空后,用布头作为填充物作为引蛋,再絮些草这样鸡就会在那下蛋了。
开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我们就把鸡放出来,他们到处去寻找食物。为了让这些鸡多下蛋,我经常给它们砸骨头剪小鱼吃,为的是让它们补钙多下蛋,骨头小石仔等吃了之后是可以消化的,因为它们有鸡内金,也就是鸡胗皮,这也让我想起上海街头经常有收购,有人叫买收购鸡胗皮甲鱼壳,这些都是做药材的原料,就是这个道理。有一次我给它们砸骨头,有一只小白鸡为了抢骨头只往前钻,榔头一下子砸在了小白鸡的尖尖的嘴上,把小白鸡的小嘴砸掉了一小块,看了蛮心疼人的,于是我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坏嘴小白”,坏嘴小白的伤还没有好,它又出事了。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家,快到家的时候,只见一只灰不溜秋的大鸟飞到了我家的院子里,我三步并做两步,急忙赶到园杖子边上,定睛一看是一只老鹰,我连忙捡起一块土疙瘩向那只老鹰扔去,这一扔它转身就飞走了,被它抓的那只鸡,正是坏嘴小白,再看看小白被抓的头颈那儿被啄去了一小撮羽毛,还好保住了它的一条小命,要不然它就成了老鹰的美餐了。
我经常把鸡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让这些鸡能够住得舒适,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用多下蛋来回报了我,使我感到很满意。我把鸡糞等肥料沤一沤均匀地撒在我家的菜园里,有道是庄稼一枝花,全靠糞当家,上了上好的农家肥,小菜园子里的菜长得可好了。地里的小白菜,水萝卜,韭菜等蔬菜长势喜人,后期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和豆角等都吃不完,有时候我把这些蔬菜送给朋友。
我最喜欢捡鸡蛋,我经常拿着小篮子上鸡窝去捡鸡蛋,一般一天都能捡到8只左右。但有些日子我突然觉得鸡蛋怎么少了呢?后来我发现我们家有两只鸡老往豆秸垛那儿跑,我就跟着它们到了豆秸垛,等了一会儿,它们从里面出来了,我往里一看,哟,好家伙还有10多只蛋呢,鸡窝里你们不下蛋,跑这来下蛋,干脆把它们这个窝给捣掉,让你们乱下。
又是一年,开春了,我家里有两只老抱子要抱窝了,妻子把以前装水果的筐絮上草,准备让它们在那儿孵小鸡。妻子用灯照等办法准备好了鸡蛋,在第一只母鸡抱窝时放了10多只鸡蛋和三只鸭蛋,过了几天后,第2只母鸡也抱窝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能清楚地听到母鸡用翅膀翻动鸡蛋的声音,有时两只母鸡会分别跳出筐,吃食喝水后又跳进筐里继续,鸡鸡20来天时间,黄茸茸的小鸡出壳了,还有三只鸭蛋,还没有到时间就把它们放在第二只老抱子的筐里面,几天后第二只老抱子孵的小鸡和三只鸭子都出壳了。两只母鸡,分别带着鸡雏吃食,这些鸡里有黑色的,白色的,芦花的等计有二十多只。它们在院子里到处乱跑,啾啾的叫声真好听。

再说那三只小鸭子,头一天母鸡还带着它们还给它们喂食,可能这只母鸡发现这三只小东西扁扁的嘴,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摆摇的和其他的鸡雏不一样,于是就不带这三只小鸭子了,小鸭子来吃食母鸡就用尖嘴啄它们,看看这三只没娘的小鸭,挺可怜的,既然你老母鸡不喂,那我就来喂它们吧。
家里的鸡也多了,又有鸭子,原来的鸡舍不够用了,我就把原来的鸡舍拆掉,准备重砌一个,这一拆不要紧,又发现在鸡窝后面有10多只鸡蛋,又是哪个调皮的鸡在那儿下的。邻居有位大妈看我挺喜欢养鸡喂鸭的,她告诉我:你家那三只小鸭子,有两只是母鸭,一只是公鸭,我想这倒也蛮好,母鸭长大后可以让它们下蛋,公鸭长大后可以杀肉吃。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鸭无夜食不壮,于是每天半夜我都起床给鸭子加食,鸭子是渐渐长大了,可是越长越不像母鸭的那个羽毛,结果三只都是公鸭,白费了我一片苦心,既然这样,那就长大后吃肉吧。
家里的鸡和鸭子多了,家里的鸡也多了,又有鸭子,原来的鸡舍不够用了,我就把原来的鸡舍拆掉,准备重砌一个,这一拆不要紧,又发现在鸡窝后面有10多只鸡蛋,又是哪个调皮的鸡在那儿下的。邻居有位大妈看我挺喜欢养鸡喂鸭的,她告诉我:你家那三只小鸭子,有两只是母鸭,一只是公鸭,我想这倒也蛮好,母鸭长大后可以让它们下蛋,公鸭长大后可以杀肉吃。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鸭无夜食不壮,于是每天半夜我都起床给鸭子加食,鸭子是渐渐长大了,可是越长越不像母鸭的那个羽毛,结果三只都是公鸭,白费了我一片苦心,既然这样,那就长大后吃肉吧。
家里的鸡和鸭子多了,需要的饲料也多,那时候我就想我用麦麸子堆在一起浇上水让其发酵生出小虫让鸡吃,这样鸡吃小虫有营养又省饲料岂不一举两得,可是还没等到出成果,我病倒了……不久,我就病退返回了上海。在上海居民是不能自己在家养鸡喂鸭的,这样也就终止了我的爱好,然而在北大荒生活时我养鸡喂鸭的经历成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作者:李明华,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1968年8月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黑龙江垦区八五七农场参加边疆建设,1969年1月——1977年10月,在青龙山农场(原六师59团)担任农业练习生,1977年10月——1987年2月,先后在红卫农场修造厂和宣传部工作,1987年2月因病返回上海工作,2000年3月因病提前退休。本人喜爱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在北大荒工作期间,发表过多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回上海后,在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写作大赛中获得“百名市民作家”称号,是上海市普陀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浓情黑土地
(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