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一个叫做簸箕湾的村庄里,住着9户人家,只有两个姓氏。周姓和张姓。
簸箕湾,顾名思义,形状像一个簸箕。坐西朝东,巨大的簸箕口朝东开着。村子的地理位置不错,尤其是西边二阴地区域,是生长庄稼的好地方,正常年份,丰衣足食不成任何问题。簸箕湾向东开口的地方,有一条河。准确地说,是一整条流域,沿河流域所有的雨水都汇集到这条河,河宽120米左右,长有几十公里。
簸箕湾有上下湾之分,上湾有二十几户人,全部姓李。下湾有11户人,有两个姓氏,周姓和张姓。周姓是从临近的一个县搬来的,有5户人,张姓是原住户,人不多,只有4户。周姓据说以前是个大财主,当家的是个女掌柜。在当地很有名气,有好几百亩地,家里雇佣了大小长短工五六十人。在街面上赶集的时候,骑着一头酱红色的骡子,非常的神气。她生了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大儿子和小儿子性格比较的沉稳,做事循规蹈矩。只有二儿子比较的调皮,天天在街面上逛悠,虽然大问题没有,但是小问题不断。
事情的转机要从二儿子娶媳妇说起。媳妇是临近村子的一大户人家的闺女。面皮白净,机灵乖巧,但是不拘小节。结婚后的一段日子,小两口倒是非常恩爱,二儿子的脾性也收敛了很多。结婚后的男人,对生活的理解终究和以前不一样了。
直到有一天,周家掌柜的从街道上回来,到家的时候,发现有一把扫帚斜放在大门的过道里,顿时怒不可遏:“陈娃(二儿子小名),赶紧将你的家产抖了去,斜的东西不知道拨挑顺,以后就是有了金山银山,还不是就败光了?”陈娃虽然调皮,但终究还是很听母亲的话,虽然他结婚不久,和媳妇也正在蜜月期。但那是规矩,婆媳之间,无论对错,婆婆为大。他赶紧跑到上房里,恭敬地听着母亲的训斥。
陈娃听了母亲的话,就开始思考如何开始落实母亲的计划。他本来天性爱游荡闲逛,在母亲的默许下,这天性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开始天天赌钱,时间长了开始也不归宿。新来的媳妇被他巨大的变化震惊了。也是怪不注意细节,本来举手之劳把扫帚收了就没任何事了,却不知被严厉的婆婆抓了把柄,给丈夫做出这样的安排。
那时的家法很严厉,新媳妇也没多说什么,加之又有了身孕,每日看着婆婆挑剔的眼神,想到不着家门的丈夫。她变得敏感而脆弱。但她生性坚强,硬是忍了下来,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转眼间也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就是他含辛茹苦的把孩子们一天一天的拉扯大,这期间所受的所有委屈,只有他知道。好在周家家大业大,陈娃再怎么折腾,终究还是自己的那份家产,加之母亲也是一时生气,还有兄弟两人做对比,他倒是也没做出什么过于出格的事情,只是的脾性变得不再稳定,整天光想着赌钱的事,也和一些社会上的没有正当营生的人勾连在了一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