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对 i ++ 和 ++ i 的解释如下:
int i = 3,a = 0 ;
i ++ : 先赋值再运算;例如:a = i ++; 先赋值 a = i ,再运算 i = i + 1 ;所以输出结果为 a ==3;
++ i : 先运算再赋值;例如:a = i ++; 先运算 i = i + 1 ,再 赋值 a = i ;所以输出结果为 a ==4;
懂了吗?我想大部分人会跟我一样 一脸懵逼,明明都 + 1 了,咋上面输出结果是 3 下面就是 4 呢?哈哈~不要着急,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对它们的理解,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认识“++”与“–”
“++”与“–”分别称作自增操作符和自减操作符,是对变量进行加 1 和减 1 的操作符。
认识 i + + 与 i – –
i++读为 i 加 加,i–读为 i 减减,这些操作符分别称为后置自增操作符和后置自减操作符。
以 i++为例,先来介绍一下i++, i++ 的计算方法分为以下5个步骤
- 先开批一个临时存储区
- 将 i 的值复制到存储区
- i 自身+1
- 临时存储区的值等待被调用(参与运算、输出、赋值)
- 若 i 被调用则输出值为 i ,否则输出 i++
图解如下:

接下来我会举例说明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3;
/*
创建一个变量i,里面放i的初始值3,先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3
*/
i ++;//i自身加1,此时i的值为4
System.out.print(i);//打印输出i,因为i没有被调用,故输出i自身的值4
System.out.print(i++);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4,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4,i自身的值+1变为5;
i++被输出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4
*/
int j = i++;
System.out.print(j);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5,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5,i自身的值+1变为6;
i++被赋值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5
*/
System.out.print(i);//没被调用,故打印值为i自身的值6
i = i++;
System.out.print(i);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6,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6,i自身的值+1变为7;
i++被赋值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6
*/
i = i++;
System.out.print(i);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为6,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6,i自身的值+1变为7;
i++被赋值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6
*/
}
}
同理可得 i – – 的计算方法如下,
- 先开批一个临时存储区
- 将 i 的值复制到存储区
- i 自身 -1
- 临时存储区的值等待被调用(参与运算、输出、赋值)
- 若 i 被调用则输出值为 i ,否则输出 i – –
举例说明
public class test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5;
/*
创建一个变量i,里面放i的初始值5,先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5 */
i–;//i自身减1,此时i的值为4
System.out.println(i);//打印输出i,因为i没有被调用,故输出i自身的值4
System.out.print(i–);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4,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4,i自身的值-1变为3;
i–被输出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4
*/
int j = i–;
System.out.print(j);//3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4,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4,i自身的值-1变为3;
i–被赋值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3
*/
System.out.print(i);//没被调用,故打印值为i自身的值3
i = i–;
System.out.print(i);//2
/*
上一行代码中i的值已经变成了3,再开辟一个临时存储区,
将i的值复制到存储区,此时存储区里面i的值为3,i自身的值-1变为2;
i–被赋值调用,故输出存储区的值2
*/
}
}